當中國測繪遇上非洲水電站-測量儀器變的大有作為
飛機到達科特迪瓦共和國首都機場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了。這是一個非洲國家,緯度7°左右,全年平均氣溫28°,這已經是北京5月的最高氣溫了。這里沒有四季只有“兩季”,旱季和雨季,高溫濕潤是這個國家氣候的最大特點。
2011年這個國家剛剛結束內戰,開始建造大量的基礎設施。我國一帶一路倡議中,非洲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在這樣的背景下,水電五局2013年承接下了該國的蘇布雷水電站項目,這也是該國最大的水電站,光施工總人數就超過了1600人。
測繪工程師董秀峰,既是項目中的測繪儀器廠家巖石科技(拓普康、科維)的技術代表,也是大壩變形運營監測的工程師。2017年10月,他只身一人拎著行李到達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讓機場,對這個國家的第一印象是:“機場有很多小孩子都穿著西服皮鞋,拎著皮箱。制服好看極了。”
雖然空氣中的潮濕讓他有些難以忍受,但他對這次“非洲外業”還是抱有很多未知的期待。
五年前的約定:5mm與3mm
2013年2月,水電站剛剛奠基時。中水五局的相關負責人就找到了董秀峰所在的巖石科技,并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的需求:大壩竣工后,利用設備監測大壩在蓄水過程中的形變。以20cm為限度,中間哪怕毫米級的變化也要監測出來。同時蓄水過程不過幾小時,這要求數據反饋也要以小時為單位,甚至是實時監測。
尋找這樣一個團隊并不容易。傳統測繪儀器進行測量雖然精度高,但對于大壩這樣的測量目標需要設置復雜的測回路線,這無疑與增大了數據獲取難度和周期。同時當地氣候高溫濕潤,儀器精度也受影響,測量閉合差往往在5mm左右。
這時他們聯想到了地鐵項目。“要知道留給地鐵檢修人員的時間短的可憐,這就要求地鐵線路的監測數據要做到24*7*365地提供,且不允許有頻繁中斷。”
中水五局就這樣按圖索驥,找到了在地鐵運營監測中經驗豐富的巖石科技。后者在3年時間里,參與到諸如杭州1、2號線、寧波機場線、武漢、成都等城市地鐵線路的監測中,并且閉合差在3mm以內。
用來進行監測的就是這些自動化監測站。陳緒軍說,這樣的自動化地鐵監測點在中國超過了2萬個,點亮了大半個中國。
盡管如此,巖石科技并沒有立即答應。“跨國項目利潤和風險都很難評估。”,陳緒軍說,海外項目的難點在于,后期哪怕出了一點小問題都需要派出工程師查看,這是很大的風險因素。
因此他們組織數次論證會,在系統穩定性、利潤率等角度進行衡量,最后還是接下了這一單。之所以接下這個項目,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水電站項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基本上可以體現各種測控手段。走出去的愿望,“一帶一路”的時代意義……這一切,都讓這個項目的順利承接顯得理所當然。
踏上非洲大陸:測繪師改行當“畫手”
2017年10月10日,董秀峰乘車從機場來到工地。“從機場到工地的路況越來越差,最后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了。”他回憶道。還沒來得及從顛簸中緩過神來,項目方就為他準備了一個“驚喜”:項目部署會。科特迪瓦能源部、中水五局、項目監理方、項目運營方的實驗室,各方坐在一起,“一屋子外國人,負責測量監測的就只有我一個人。”
事實上,總部還為他配備了4名研發人員。因為時差,他每天投入工作時,已經是國內的下午了。因此這4名研發人員需要夜夜加班到凌晨,以解決一線隨時會遇到的問題。
整個項目推進速度非常快。部署會董秀峰向監理方提交了施工計劃,第二天就得到回復:可以踏勘開工。他說到,效率如此之高的原因:無論是監理方還是中水五局都太需要監測數據了,傳統人工測量實在太慢了。
時間并不太充裕,項目方要求在40天左右的時間內,迅速搭建完11個監測站,并調試運行。建站過程中,項目方僅配備了兩名非洲工人。名為阿比博和弗朗西斯的兩名工人,光是學習剝電纜皮,就花了好幾天,因為他們的手太粗大,以至于很難進行精細的操作。
當然這只是“萬事開頭難”的一部分,來自法國的項目監理也出了不少難題。這名監理雖然擁有博士頭銜,但并不了解測繪行業。因此他對項目文檔的要求是:不僅他要能看懂,項目部的任何一名檢查人員都得能看懂。每個站點的調試報告、線路走向、何時完成安裝,通通需要寫進文檔。
最難的就是光纖。11個站點共22個光纖接頭,最后要匯入48芯光纖中,每一根都要用不同的顏色顯示。當問到用什么工具作圖時,董秀峰笑了一下說“Word”。這位有著十余年工程經驗的工程師,每天都會用Word畫上幾個小時的圖,他甚至需要上網學習通信線路的專業繪圖方法。
讓他感到驕傲的除了這些文檔外,11月3日大壩剪彩時科特迪瓦總統阿拉薩納·瓦塔拉先生的到來也讓他印象深刻。當時總統行走在壩體上時查看了這些設備,據現場的工作人員回憶說,總統對它們的“印象很不錯。”
再會,非洲?
10月30日,隨著11個觀測墩全部竣工,標志著監測站正式投入運營。間隔1小時的觀測數據被實時地傳輸到網頁端,供工作人員查看。“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網絡設施的完善,總統也不再需要來到現場查看,而是在家就可以看到這些監測數據。”董秀峰講到。
因為在蘇布雷的表現,中水五局非常希望他能夠參與下一個水電站項目的建設。這次不僅限于運營自動化監測,還包含施工過程中的工程測量。在未來的項目中,巖石科技也將嘗試“內觀”監測,既將傳感器埋入被監測對象之中,完成諸如滲水、孔隙等更加微觀的監測。
所以,在未來也許會有越來越多的測繪工程師踏上非洲大陸。至于董秀峰,他回到北京后休息了整整一周。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段辛苦卻難忘的“非典型外業”。他也會懷念起那段時間,無論是刻板的法國監理,還是“大手大腳”,說著蹩腳中文的阿比博和弗朗西斯。
更多相關
科力達新品圖寶定位儀上市,輕巧有顏,全“屏”實力!
科力達新品來啦~ 圖寶定位儀 給您360度花樣驚喜~ 小巧,但不可“小瞧” 圖寶定位儀小而靈巧,盡顯非凡。它是科力達2020年全新推出的一款定位組合產品,由高精度接收機搭配高清平板,標配測...
第三極立體觀測布下“天羅地網”
“監測第三極水循環,除了跟蹤氣溫、濕度、氣壓,降水、風速等傳統氣象要素外,還需要通過測量大氣水汽中氫和氧穩定同位素比率來獲得更多關于水循環的信息。”第二次青藏科考首席科學家姚檀棟院士表示,科考隊這...
徠卡MS60全站掃描儀在輕軌高架梁體檢測中的應用
中鐵蕪湖某制梁場是重要的軌道梁生產基地,專用于生產架設于橋墩上的PC軌道梁。軌道梁生產規格要求控制在與設計值誤差不大于3mm,軌道直線段的梁體一般為規則的長方體,檢測起來比較容易;但在緩和曲線和圓...
2021年一直在改變的千尋
2021年已然過去,大家對RTK的追求還是固定快?強搜星?信號好?抗干擾?精度高?更穩定? 當然,這些都很重要,重要到已成為門檻級的基礎能力。但...
中海達單北斗RTK全新上市
中海達V300單北斗版海星達vRTK2單北斗版近年來,隨著北斗系統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國家發改委辦公廳連續發布文件,明確北斗系統在重點領域的應用任務,并提出到2025年底物聯網裝備全面更換為單北斗設...
UFO RTK“無固定解”怎么辦???【一鍵固定】篇
單機即可作業不必基站平移校準免輸入CORS參數【一鍵固定】操作簡單高效【一鍵固定】工作模式下RTK“無固定解”時解決辦法是否同樣簡單快速呢?請看以下教程:中國移動高精度定位服務是依托公網提供服務的,需...
千尋位置建設運營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
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是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也是由國家北斗辦主導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重要的地面基礎設施,該系統分布在全國的基準站實時接收北斗、GPS、GLONASS、...
中海達RTK如何進行土方計算
使用中海達RTK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基本的土方計算,中海達RTK進行土方計算的一般流程如下:1.數據采集:-使用RTK設備(如無人機、手持終端等)在待測區域內進行精確的三維坐標測量,收集大量的地面點數...